北京市日前發(fā)布了一系列辦法,對教師師德考核和處理做出規(guī)定,包括幼兒園直至高校各級教師,教育行政系統(tǒng)下各級學校,無所遺漏。
教育以培養(yǎng)人為根本,人以德為先。教育成就人才,人才可從人和才來看。成人重于成才,成人是底線,成才是高線。要而言之,成其為人主要指有道德,成其為才主要指有能耐。無論使人獲得自立于社會的發(fā)展條件,還是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國民素質,或者讓學生成長為各方面人才,都是以德才兼?zhèn)錇闃藴省?/p>
規(guī)范教師師德,其必要性不言自明。教育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欲使學生德才兼?zhèn)洌處燀毾鹊虏偶鎮(zhèn),這樣才能“導”學生入正軌。
規(guī)范師德,還有迫切性。教師行為失范,已經產生了嚴重問題,既引起不少教師與家長、學生,以及與學校、社會的沖突,也降低教師的社會評價,損害教師職業(yè)的榮耀與尊嚴。
如今教育問題已成為一種社會焦慮,持久性的一面往往是人們對獲得“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能力與門檻的焦慮,但作為“事件”而突發(fā)性的一面則往往是由職業(yè)道德問題而產生的焦慮。這兩面之間,是有一種緊張關系的。在持久性的一面,許多人似乎不太在意一個人成長為怎樣的人,而在意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才;又仿佛“長大成人”不是問題,只是一個自自然然的結果,只有是否擁有才能才用得著著急。而在各種教育突發(fā)事件中,人們又會被道德問題震動。
這可以表明教育中的道德問題,其實人們對其并非沒有強烈的是非判斷,但又常常忽視了“是”并不是自然而來,而是一個需要著力建設的事情。規(guī)范師德,就是要首先在“主導”的方面去建設,先使教師像教師,再以之去使學生像學生,學校像學校,教育像教育。
規(guī)范師德并予以考核,涉及到的是教師道德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即其在課堂上、學校里的教學職業(yè)道德行為。在“以德為先”事實上多年不被重視的情況下,這樣做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實也是不夠的。
教師的道德,稱為“師德”而不是“教德”,意味著作為教師,其道德行為不只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何為“師”,“德高為師”“能者為師”,師是德高者與能者的合一、德與才的統(tǒng)一。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是“為人師表”,不特指作學生的師表!暗赂邽閹,身正為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都指向教師要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
當一個人成為“師”,這個身份就需要有全面的道德示范性。一名教師在職業(yè)道德、公德和私德方面,都會受到他人從嚴審視。人們對一個職工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可能僅止于他的操作臺;而對一個教師的道德要求,其實無分課堂內外、學校內外。這表明“師”被賦予了一種道德的嚴格性、高尚性要求。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