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深圳橫朗小學(幼兒園)因給市政道路建設“讓路”,過渡安置在附近廠房近8年,并規(guī)劃了新校址。然而,處置辦法一次次變更,有關部門不斷推諉,新校區(qū)用地不僅一再縮水,如今更變成了別墅區(qū),學校也有可能“被消失”。(10月29日中國青年網)
有關部門一次次的開會、一次次地規(guī)劃、一次次地部署,歷經8年時間,原本“說好的學!比澡脽o音信,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體的學生們大半年的時間都在“桑拿房”的教室里學習,惡劣的環(huán)境讓教師也像走馬燈似的不停地更換。試問,沒有良好的學;A設施建設,民辦性質的橫朗小學哪有安身立命之基?沒有穩(wěn)定優(yōu)質的師資隊伍,又哪來學校自身的發(fā)展壯大,更別提教學質量的節(jié)節(jié)攀升。正處在教育學習黃金期的孩子們怎能熬得了8年簡陋條件的教育?他們有幾個8年能經得起這樣浪費?他們因學校搬遷過渡蒙受的教育損失又有誰能夠補償?shù)钠穑繖M朗小學的遭遇折射出民辦教學尷尬處境的冰山一角,表明政府對當前我國民辦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亟待提高。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進城務工人員人數(shù)逐年遞增,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逐步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問題。因戶籍、學籍等門檻的限制,流入地公辦學校成了心馳神往卻又高不可攀的場所,促使學生家長無奈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那些遜于公辦學校的民辦學校?陀^來講,民辦學校符合社會需求和教育事業(yè)的需要,辦好民辦學校是一種善舉,是對社會的貢獻,是對教育事業(yè)的弘揚。當然,民辦學校的公益性質不可或缺,這就決定了辦好民辦學校不能僅僅依靠個人之力,政府部門的支持、引導、監(jiān)管必不可少。
然而,民辦教育的生存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與公辦學校相比,無論是在辦學條件還是在辦學規(guī)模,無論是在教學質量還是在教學資源,無論是在領導重視還是在社會評價,無論是在經費申請還是在政策扶持等等方面,民辦學校都相去甚遠,民辦學校中真正辦的有聲有色可以與公辦學校相媲美甚至相抗衡的寥寥無幾。橫朗小學因給市政建設“讓路”導致自己8年處于“過渡狀態(tài)”,規(guī)劃用地“縮水”不說甚至被變更成了別墅區(qū),政府相關部門或自相矛盾、或語焉不詳,讓承諾變成了“空炮”,歸根結底是當?shù)卣畬υ搶W校、對民辦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倘若引起高度重視,即使部門間推諉扯皮,政府出面協(xié)調解決,又怎會一再拖延、屢次變更到這種程度。
民辦教育的“春天”離不開政府的“春風”。政府如能高度重視民辦教育的發(fā)展,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選優(yōu)配強師資隊伍,逐步縮小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的差距,將成為愈合民辦教育之殤的一劑“良藥”。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