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這樣的女性,洗盡鉛華的百年人生,自有一種觸動人心的人格力量。如今,先生卻真的離開我們,平靜地“回家”了,“我們仨”終得團聚,再無別離。斯人已逝,燭火為念。消息傳出,在各式平臺上,網(wǎng)友們紛紛發(fā)動態(tài),點起蠟燭緬懷先生,回顧著先生留下的箴言。
不知何時開始,朋友圈“刷屏式”紀(jì)念成為一種現(xiàn)象。每逢“大事”,例如科比退役、張國榮忌日、小李子拿奧斯卡,朋友圈毫不例外會掀起“刷屏潮”。除了刷“懷念”,還有喜歡刷“批判”的。有人說,“楊絳先生的書,你們看過沒有,看過多少?轉(zhuǎn)發(fā)一篇關(guān)于楊絳去世的文章,摘錄一句楊先生說過的話,寫過的字,就能說明你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有人文情懷?”也有人說,“你的問題在于讀得太少而點蠟燭太多!边@些觀點不無道理,但戾氣未免太重,有矯枉過正之嫌。
依我看來,每個人觀點不一樣,我們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隨意評判他人的初衷和想法。天然地認(rèn)定朋友圈點蠟燭的讀書少,未免有“精英主義”之嫌,帶著情緒上的優(yōu)越感去批評他人,是不合適的。的確,朋友圈刷屏不是最好的紀(jì)念方式,但看待這現(xiàn)象時不能“一刀切”。
只有讀遍楊絳先生作品的人才有資格點蠟燭?楊絳先生能感化我們的僅僅是作品嗎?顯然不是。楊絳先生的文字如一本杯清水般潤物細(xì)無聲。同時,她的赤誠,她的聰敏,她的身上所有的品質(zhì),都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無論是作品,還是為人,總能不時地輕輕濺起水花,直達人的心靈。楊絳先生受到尊敬和緬懷不僅因為其作品,也在于其品格。
這是一個信息特別豐富的時代,我們了解到的人越來越多;蛟S,我們讀過一些文人墨客的文字,聽過一些歌手的歌,但讓我們成為“鐵粉”的,一輩子都不會太多。因此,以看過多少書來衡量朋友圈蠟燭的真誠度,未免偏頗。
刷屏也許只是出于內(nèi)心的一份追憶、崇敬與不舍,這與讀過楊絳先生多少書無關(guān),與了解楊絳先生生平的深淺也無關(guān),只要出于本心就好。無論如何,只要是出于對楊先生的敬仰和熱愛,則無需鞭撻和嘲諷。一朵鮮花,一根蠟燭,都是一份敬重。
筆者不敢自稱楊絳先生的“鐵粉”,讀她的書也不算多。只能在楊絳先生離開的這天,再次翻開先生的文集,留志感念。也請允許我?guī)е鹁,用微不足道的一條朋友圈,表達我的緬懷。
(責(zé)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