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作為一個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清明節(jié)有著豐富而厚重的文化內涵。它寄寓著人們對故去親人的懷念,激蕩著人們對明媚春光的熱愛,蘊含著人們對春耕秋收的希望,涌動著游子對家人、對故園之思的濃濃鄉(xiāng)愁。
“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鼻迕鲿r節(jié),楊柳依依,綠水悠悠,燕子呢喃,萬物萌生。這是一個天氣回暖、春雨潤物、滿眼綠意、處處生機的節(jié)氣,更是一個寄托深情、放飛性情、涌動鄉(xiāng)情的節(jié)日。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中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清明節(ji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個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清明節(jié)有著豐富而厚重的文化內涵。它寄寓著人們對故去親人的懷念,激蕩著人們對明媚春光的熱愛,蘊含著人們對春耕秋收的希望,涌動著游子對家人、對故園之思的濃濃鄉(xiāng)愁。
清明是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人之所以“欲斷魂”,是因為在這一天,人們心中滿是對故去親人的哀思和懷念。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我們心中的誠敬,既是對自己精神的洗禮,也是對后人在敦親睦族、行孝感恩方面的家風熏染。這就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根脈。
清明是踏青游玩的節(jié)日!皠偃諏し笺羲疄I,無邊光景一時新。”清明時節(jié),草長鶯飛,天藍水碧,春光明媚,一派生機。無論老幼,都適宜走出家門,沐著暖陽、迎著和風,親近自然,美麗心情,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怡然中感受歲月的靜美,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暢快中欣賞祖國河山的壯美。
清明是春耕春播的節(jié)日!扒迕髑昂螅N瓜點豆!鼻迕饕坏剑瑲鉁厣,雨水增加,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人們在此時下田勞作,開啟一年農事的序章,播下秋天豐收的希望。春耕秋收,春華秋實。清明時節(jié),農田里的繁忙景象,昭示的正是這樣一個“奮斗創(chuàng)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的樸素哲理。
無論緬懷親人的深情還是融入春光的怡情,無論故園縈懷的鄉(xiāng)愁還是農耕人家的希冀,“清明”這一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蘊涵的正是幾千年來已經深植于中國人血脈的家國情懷,它是對親人的愛、對鄉(xiāng)土的愛、對生活的愛、對生命的愛、對山河的愛、對國家的愛。歷史走到今天,這種愛與情懷,是不可棄、不可忘的寶貴傳承,也是引領風尚、潤澤人心的明德。清風麗日,凈水明山,在這樣一個美麗而深沉、平和而淳厚的日子里,我們共同體味、涵養(yǎng)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一定更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匯聚攜手奮進、共迎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chuàng)評論、理論文章可發(fā)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在清明景和中揚英雄正氣
又逢清明雨紛飛 緬懷先烈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