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發(fā)布《防治大氣污染必須堵住資金流失漏洞——關于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檢查典型案例的通報》,公布對京津冀等9個省(區(qū)、市)2013~2015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檢查結果。通報顯示,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被挪用的情況較為突出。其中,安徽省10個縣(區(qū))擴大開支范圍,有2.19億元被挪作發(fā)工資,有的縣市甚至將部分資金用作招待、維修辦公樓等。
霧霾肆虐,國家加大了對大氣污染治理的財政投入。但這些本應?顚S玫闹醒胭Y金,到了一些地方卻被截留、挪作他用,甚至于做了“人頭費”或用于吃喝,這實在令人錯愕。而通報顯示,財政部實地檢查所涉及的中央專項資金,覆蓋面僅為34%。那些大部分未檢查到的資金,使用情況到底怎樣,是否有更大的漏洞沒被發(fā)現(xiàn),也讓人擔憂。
通常講,中央下?lián)艿母黝悓m椯Y金都有既定的使用規(guī)則和流程,不管用于何項目,“?顚S谩笔浅WR也是必須恪守的原則。然而,在這些專項資金中,居然有高達數(shù)以億計的資金“跑冒滴漏”,流向了不該去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持續(xù)高發(fā)的霧霾,已成為舉國關注的民生“痛點”,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但就是在如此十萬火急的情勢下,依然有巨額資金暗渡陳倉,這既暴露了一些地方對財經紀律的漠視,更映襯出某些地方政府大局觀的缺失。
不僅如此,即便是看似專款專用了的資金,暗藏的漏洞仍不容小覷。如通報指出的太原市環(huán)保局采取“以撥代支”方式向相關項目單位撥付近2.5億元資金。這意味著,不管相關項目是否需要或能否用完這么多錢,地方主管部門都“財大氣粗”地把款硬塞給使用者。對上,自然是“完成任務”;對下,好像支持力度大,實則是對中央專項資金的不負責任。而于使用者,轉眼當“土豪”,花起錢來自然爽,由此造成的浪費亦可想而知。
凡此種種,都襯托出當下財政資金使用的隨意、無序乃至混亂,這是另一種“霾”。但尷尬的是,對于財政資金使用的亂象及違規(guī)行為,卻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與處罰制度作保障。盡管媒體報道時用了“財政部怒追”等字眼,實際上財政部對此也只是通報而已,即便真的能追回違規(guī)資金,但這種處罰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究竟有多大的震懾力,委實難以樂觀。
更重要的在于,財政體制的不透明,令得一些地方公共資金運行完全聽命于長官意志,低效、鋪張浪費以及暗藏的腐敗等,長期以來被輿論所詬病。從“跑部錢進”中的潛規(guī)則,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財政資金淪為唐僧肉;到一些地方財政預算“報大數(shù)”,財政預決算含糊混沌,各種財政支出亂成一鍋粥。但封閉運行的體制使得諸種弊病深藏于幃幕中,巨額的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倘若不是財政部的檢查通報,外界又能知道多少個中的貓膩。
況且,主管部門專項監(jiān)管,檢查范圍與幅射力總是有限。而要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jiān)管,最有力的舉措無疑就是增強透明度,讓公共資金運行于陽光下。同時,還需強化對財政違規(guī)行為的追責。在許多地方,“公款只要沒進私人腰包就沒事”的意識相當流行,一些官員隨意支配財政資金有恃無恐。顯然,如果財經紀律沒有剛性約束,所謂專項資金?顚S玫囊(guī)則也必是形同虛設。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