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能存儲,道德也能存儲嗎?洛陽市一小學老師就開創(chuàng)了“道德儲蓄日記”模式,讓孩子們每天記錄自己所做的好事,并給自己打分。這位老師名叫黃秀云,今年52歲,她說:“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不斷增加‘道德財富’,形成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點、反省不足的習慣和品質(zhì)。”(9月15日《大河報》)
金錢或者是有形的物質(zhì)才可以儲蓄或儲存,現(xiàn)在這位黃秀云老師竟然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個“道德銀行”,將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好人好事,當成財富一樣點點滴滴的儲存起來,記錄在案,并對一些活躍的“儲戶”實行獎勵。這看起來似乎有點滑稽,而實際上這不僅是一種了不起的發(fā)明,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素養(yǎng)和情操,及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更能起到無法估量的促進作用。
所謂的“道德儲蓄”,也就是將孩子們所做好人好事儲存下來,記錄在案,并聚少成多,這樣就能在無形中就養(yǎng)成了孩子們的一種優(yōu)秀品德。在我們的傳統(tǒng)做法中,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也會表揚和鼓勵,但是那樣一種口頭上的形式不僅已讓孩子們神經(jīng)麻木,其對孩子激勵性的作用更是有限。而黃老師利用道德儲蓄日記的方式,就把這些好人好事點點滴滴都儲存下來了,也就等于把每個孩子的“道德成績”有形化了。每個孩子的道德和品行看看儲蓄賬單就能一目了然,不僅易于操作,更有巨大的可比性。而孩子們?yōu)榱四茏寖π畛煽儾粩嗌仙,只有不停踐行好人好事。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jīng)說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修正,需要嚴厲的約束和管教,但更需要對他們關愛和關注。孩子每做一件好事,作為老師和大人都能適時的記錄下來,更施以鼓勵和嘉獎,有時候別看只有一朵小紅花,但對孩子們來說,卻能感到一種無尚的光榮,其激勵的作用更是很大的。同樣,當孩子做了一件錯事時,也予以同樣的關心和關注,并指導孩子對錯誤的事情進行認識和反思,這更利于他們的成長和進步。而這些情況,“道德銀行”幾乎都完美的做到了。
設立這樣的“道德銀行”,儲蓄起來的資產(chǎn)看起來是無形的,“儲戶”更不可能得到實質(zhì)性的本錢和利息。但這樣的儲蓄方法不管是對社會、對學校及對學生本人來說,都是一本萬利的。有了這樣的銀行,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了德才兼?zhèn)涞娜瞬,使他們都能用誠信和善良之心面對家人和社會,他們的家人和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而從某種程度上說,用“道德儲蓄”的方法對待孩子,比起那種對學生“如狼似虎”的教育,不僅有用得多,文明得多,孩子們也更容易接受。因此,這種“道德儲蓄”不僅值得堅持,更應當發(fā)揚光大。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