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視狀況調查報告》在京發(fā)布,這份報告調查了中國2000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歧視經歷,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在知曉感染者身份后,1/4的醫(yī)務工作者、超過1/3的政府官員和教師持有負面和歧視態(tài)度。(11月28日《人民日報》)
12月1日,我們將迎來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看到這組數(shù)據(jù)不禁讓人擔憂起來。自1985年我國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患者以來,從政府衛(wèi)生部門等官方機構,到醫(yī)療機構,再到社會民間團體圍繞著防艾、消除艾滋歧視問題都做了不少的工作,但這么多年過去了,社會公眾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卻依然根深蒂固?特別值得反思的是醫(yī)務工作者和政府官員們,為何沒有得到正確的知識與理念教育,居然還抱著一種和專業(yè)、職責身份不相符的歧視與偏見?
其實,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著非常多的負面影響,不僅不利于艾滋病患者康復,也影響了防艾工作的順利開展。因為歧視,許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隱瞞病情,成為隱匿于健康人群中的危險因素;因為歧視,許多有高危行為的人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測,不僅加大了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而且危及接觸到的人員;因為歧視,許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和治療,生活困難,而一旦失去生活來源,他們極易從事傳播艾滋病病毒的職業(yè),部分感染者還可能因此產生報復心態(tài)......
愛是醫(yī)治一切痼疾的良藥。消除歧視,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對開展防艾工作、尤為重要。政府是防艾的主導者,防艾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而改變那些參與和落實執(zhí)行政策的人的觀念,更是促進政策實現(xiàn)的基礎。
試想,參與和落實執(zhí)行防艾政策的官員對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視問題,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艾決策嗎?能認真落實防艾政策嗎?一些官員對待艾滋病的態(tài)度,也必將直接影響到國家“防艾”政策的制定及相關政策的執(zhí)行。從這個意義上講,防艾,首先要改變官員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視心理。
近年來,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看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與他們握手、交談,為全社會消除歧視作出了表率,并身體力行地表明,艾滋病可防可治。
然而,我們許多的地方官員還依然“談艾色變”,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缺乏相關知識教育,還是思想上出了問題、還是有失職之嫌?
防艾工作,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大事,黨和政府不能缺位,廣大干部不能缺位。很多國家的經驗證明,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對于防控艾滋病的流行起著關鍵的作用,國家政策直接地決定了艾滋病防治的措施和效果。
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政府既要在政策上支持,也要在資金上支持,特別是要讓廣大干部投身于防艾工作,并鼓勵干部在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艾工作中建功立業(yè)。
就目前而言,應大力倡導全社會賦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多的人文關懷,用關愛驅散他們心頭的陰霾,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全社會一道抗擊病魔,維護人類健康。而這就亟待破除對艾滋病的恐懼和歧視、建構全社會的人文關懷、普及艾滋病知識的全民教育。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