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網絡上、雜志上,屢屢見到“快樂學習”的說法。學習能夠是快樂的,這當然是好事。但孩子的學習,究竟怎樣才能是快樂的呢?
人們常說,讓孩子學習自己愿意學、感興趣的東西,就會是快樂的。那么興趣從何而來?拿語文學習來說,如果內容太過簡單,學習起來反倒沒什么快樂可言。若想讓學生真正感到學習的快樂,得讓孩子接觸需要“踮一下腳才夠得到”的內容。
已故北師大教授童慶炳對此做過分析。他認為,一年級的孩子,不應該學習那些完全沒有內涵的白話文,而是應該學習一些有文化含量的東西!袄,一個期待了很久學校生活的一年級新生,如果他第一次端坐在教室里,開始他的第一堂語文課,結果老師教給他的是‘來,來,來,來上學,大家來上學’,這句話讓他覺得太沒有勁兒了。學習內容與他入學前的期待相去甚遠。他覺得他已經上學了,已經是‘大人’了,可以開始進入‘學問’的門檻,可在學校里學到的第一句話,卻是讓他感到沒有‘學問’,讓他有點泄氣,甚至有一種失敗感。他不愿跟他的爸爸或媽媽重復這句沒勁兒的話。假如我們小學一年級教材的第一句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孩子們就覺得一跨入學校的門檻,就與現實的世界不一樣,就似乎一下子進入‘學問’的‘深處’,他覺得深奧,覺得不易理解,但同時覺得有意思,有興趣,這會極大地提高他對學校的認識,對學習的認識,極大地提高他學習的積極性。他回到家里,他會主動地滔滔不絕地向爸爸和媽媽講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他可能講得不太清楚,這沒有關系,爸爸和媽媽會加入討論,他最終大體會弄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覺得學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覺得自己長大了,學習真有意思,學校真有意思,他覺得學習是一場挑戰(zhàn),要憋足勁兒來應對這場挑戰(zhàn),以便向學習進軍!边@段話說得非常好。
遺憾的是,中國現當代的學校語文教育,內容一直就過于簡單。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孫紹振曾說過,民國時期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的白話課文“一點味道也沒有,白開水,幾乎全是廢話。有些還是傻話”。例如:“學生入校,先生曰:‘來此何事?’學生曰:‘來此讀書!壬唬骸,人不讀書不能成人。’”“喜鵲叫,客人到,媽媽去買面,面上一塊肉,客人吃了點點頭!币约啊伴_學了,開學了,學校門前國旗飄,看見先生敬個禮,看見同學問聲好。”總的說來,讀這樣的課本的感覺是語言平淡,一點童趣、想象力都沒有,沒有起碼的精彩,就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這種情況,直到今日也沒有改變。現在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如“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愛我,媽媽愛我,我也愛爸爸、媽媽。在溫暖的家中,我快樂地長大。”即使不完全是廢話,也都是沒有什么文化內涵的文字。孩子學習這些課文,是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快樂的。
近年來,小學語文教材編寫者注意到了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更換了一些課文,增加了一些古詩。這是好的,但遠遠不夠。語文課本需要有一個大的改變,不僅是增加一些古詩,還應把《論語》《孟子》《老子》等經典中的精彩話語加進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讓孩子自幼即接觸優(yōu)秀的精神產品,這不僅對他們一生有益,也能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何謂“學習”、何謂“學習的快樂”。一言以蔽之,一看就懂的東西是不會讓孩子感到快樂的,快樂發(fā)生于孩子自己由不懂到懂的過程之中。
。ㄗ髡呦祻V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