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急切之心,給了高招騙子可乘之機。有些“招式”陳舊得不得了,就差把“我是騙子”四個字貼在腦門上了。
有人有“特殊門路”,給錢即可幫孩子入學?千萬別信!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近日綜合了地方教育考試部門梳理的5大常見招生騙局,提醒考生和家長警惕非法中介詐騙活動,避免蒙受經(jīng)濟損失。
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急切之心,給了騙子可乘之機。有些“招式”陳舊得不得了,什么認識某個高校領導啊,什么只要給錢就可以保證入學啊,就差把“我是騙子”四個字貼在腦門上了。然而,就是這么“低端”的騙局,也年年都有人上當,被騙走的錢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
騙子主要是瞄準了家長的兩處“破綻”。其一,某些家長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處處有“門道”,孩子分數(shù)不理想,就想著走歪門邪道。不可否認,高校招生確實存在腐敗現(xiàn)象。前些年,中國人民大學原招生處長就因為受賄千萬元落馬。然而,貪腐分子畢竟是極少數(shù)。高校招生入學作為關系到千萬人前途的國家大事,哪有那么多空子可鉆?
然而,有些家長自以為有辦法、有人脈,當騙子們祭出“內(nèi)部指標”、“自主招生交錢入學”等誘餌時,最容易上當?shù)木褪沁@類人。
去年,有媒體曝光,有二十多個孩子被騙到武漢某大學,騙子稱可以保證這些孩子的學籍。這些孩子竟然硬生生地熬完了上不了課、進不了圖書館、點不了名的四年,最后實在拿不到畢業(yè)證書才報警!這些孩子之所以能這樣熬過大學四年,也許是抱著“萬一不是騙我們的呢”的心態(tài),而這種心態(tài)恰恰讓騙子有空可鉆。
另一種上當,則要讓我們“哀其不幸”了。一些家長、考生,因為信息渠道不多、識別能力不強,容易被騙子用“網(wǎng)絡教育取代正規(guī)本科教育”、“假冒官方輔導”等手段欺騙。這一類騙局,還包括“野雞大學”、假冒中外辦學等手段。遇到此種情況,如果家長急切地想讓孩子有學上,心里亂了套,就很容易中招。而加強宣傳教育,可以減少此類情況。
但是,教育的對象不應只是家長,更應該包括考生。參加高考的學生,大多年滿十八歲,算是成年人了。他們應該了解一些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常識,家庭和學校也應該培養(yǎng)他們這方面的素質(zhì)。遺憾的是,一些學校和家長只關注成績,往往回避、甚至拒絕孩子對社會常識的追問。這也造成一些孩子,在面對選擇學校、專業(yè)這種關系到自己終身的大事時,缺乏主見,只能聽從老師和家長的安排。多一些常識,多一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少一分遺憾。這對家長、孩子都是適用的。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