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我們國家中部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也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然而,在衛(wèi)星影像圖片上,秦嶺卻是斑痕累累。植被被破壞的地方,沿著秦嶺北部山脈,自西向東,從平原一直延伸到了秦嶺腹地,就像病毒一樣在這個綠色王國的版圖上不斷擴散。究其原因,就是大量“停產(chǎn)”礦山,依舊非法營業(yè)。(11月15日新華網(wǎng))
秦嶺不僅是北方與南方的地理分界線,更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氣候分界線;诖耍貛X擁有了如此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被稱為“國家綠肺”。然而,目前這個“國家綠肺”,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星羅密布的采石場,挖得秦嶺遍體鱗傷;廢棄的石渣沿著礦山頂部像一道寬大的瀑布傾瀉到山谷中;開采過后的山體巖石裸露、寸草不生……生態(tài)之殤,令“國家綠肺”越來越呼吸困難。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同樣,秦嶺的生態(tài)之殤,也在殃及無辜。僅今年以來,就發(fā)生多起重大泥石流事故,損害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比如,4月6日,青石崖至秦嶺間發(fā)生泥石流,寶成鐵路中斷6小時。8月4日,西安秦嶺山洪泥石流,造成7人遇難2人失蹤……這其實就是“國家綠肺”給予我們的黃牌警告——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終也會傷及我們自己。
平心而論,面對瘋狂的采石,相關地方并不是無動于衷。比如,2008年陜西省政府“一號文件”,提出在2015年前全面遏制秦嶺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的趨勢。2014年開始,又加大了生態(tài)考核權重,秦嶺生態(tài)保護上升到新的高度。再比如,記者走訪的眉縣,一共有19家露天開采礦山,有18家被責令關停。這些動作,反映了政府保護生態(tài),留住青山綠水的決心,無疑值得稱贊。
然而,一個細節(jié)卻讓人五味雜陳。記者暗訪時發(fā)現(xiàn),“在通往礦區(qū)的山路上,運輸石料的車輛來往穿梭”,“在空曠的作業(yè)平臺上,挖掘機的轟鳴聲不斷”。而眉縣國土部門陪記者“明訪”時,卻是道路空空蕩蕩,挖掘機“刀槍入庫”安靜地躺著。工作人員甚至斬釘截鐵地表示:“從2005年到今年就一直沒開工”。顯然,這兩出大相徑庭的畫面,道出了“國家綠肺”受傷的真因——瘋狂開采背后是瘋狂的權力。而要保護“國家綠肺”,就必須讓出軌的權力付出代價。比如,揪出眉縣采石場假停工的背后“導演”,并予以黨紀國法的嚴懲。
眉縣上演的捉放曹,可能只是個案。但他也清晰地告訴我們,保護“國家綠肺”,需要更多的“行動派”。而且,只有采取實打?qū)嵉男袆,才能拆穿一些地方環(huán)保工作,“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假把戲。試想,假如政府部門鐵腕監(jiān)管,真正深入一線,采石場假停工真生產(chǎn),能逃過監(jiān)管的法眼么?因此,保護“國家綠肺”,心動更要行動。一方面,相關部門要用鐵腕行動,給予非法生產(chǎn)雷霆一擊,切實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要讓更多的環(huán)保“行動派”,走向領導崗位。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的“國家綠肺”正常呼吸。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