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diào)查中心發(fā)布《中國民生發(fā)展報告2013》。報告顯示,全國家庭平均住房面積為100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近九成中國家庭全部或部分擁有現(xiàn)住房的產(chǎn)權(quán),超過10%的家庭有兩套及以上的住房。(7月21日《重慶時報》)
近九成家庭有房產(chǎn),平均面積100平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0平方米,數(shù)字政績的光鮮令人炫目。然而,這個平均數(shù),這個數(shù)字政績,沒有顯示出人們在住房保障上的均等,因而也難以從中提煉出多少幸福指數(shù)。也就是說,數(shù)字政績的光鮮,只能刺激出紙上的快感,不能帶來民生的愉悅。因為,住房“平均數(shù)”,代表不了人口“大多數(shù)”。
事實上,人口之間的貧富差距,在住房保障上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有一部分窮人急需住房卻買不起住房,不得不選擇租房、蝸居、甚至住集裝箱;另有一部分富人住房寬敞,卻又購置了多套無人居住的豪宅;還有更多不窮不富的人群,雖然擁有自己的住房,但大都是祖孫幾代人在搶占這狹小的生活空間。如果把全國住房總面積比作是一塊大蛋糕,就表明有一小部分人分走了一大塊蛋糕,一大部分人分走了一小部分蛋糕,還有一小部分人根本沒有分到蛋糕。但住房平均數(shù)顯示,所有的人都分到了一樣多的蛋糕。
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北京房屋空置達到381.2萬戶,空置率達到30%。這是什么概念?假如一戶平均住2人,就能住下700多萬人口,如果是三口之家,就能容下1000多萬人。僅僅一個北京,就有這么多空置房,全國住房空置率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問題是,住房空置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也毫不留情地搶占了住房平均數(shù)的“份額”。還有,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達1.69億,占總?cè)丝跀?shù)的12%,其中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卻大都占有大面積住房,也占去了住房平均數(shù)的一定“份額”。也就是說,一邊是住房大量空置、空巢,讓住房失去了人性的溫度,一邊卻是許多城鎮(zhèn)居民及大學畢業(yè)生因買不起房,被住房夢壓扁了人性的溫情。
可見,人均住房面積為30平方米等,這些平均數(shù)其實不平均,許多人是“被平均”了,即“被30平方米”。因此,有關(guān)部門不能被光鮮的數(shù)字政績和不切實際的住房平均數(shù),蒙蔽了雙眼,甚至沖昏了頭腦。要知道,人均住房面積為30平方米的背后,還潛伏著住房保障不公,還充滿了居高不下的痛苦指數(shù)。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有關(guān)部門在堅定不移地加強樓市調(diào)控的同時,持續(x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shè)。我們不求虛高的住房“平均數(shù)”,但求住房保障能夠真正惠及人口“大多數(shù)”。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