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北方多地氣溫突破40℃,讓許多人“熱到懷疑人生”。事實上,被“炙烤”的不只我國,而是全球。研究人員表示,隨著世界海洋溫度的飆升和太平洋厄爾尼諾的到來,2023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領域”。(中國科學報6月19日)
由于各種原因,近些年極端天氣有增多趨勢,比如高溫天氣。中國天氣網(wǎng)盤點近50年氣象大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包括北京在內的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近些年首個高溫日來得越來越早,高溫日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今年似乎更明顯一些。
高溫天氣不管是對個人、行業(yè)等方方面面的危害,應該說還是顯而易見的。高溫天氣,說到底也是一種自安然災害,面對自然災害,個人當然也有積極規(guī)避的責任和自覺,但這也需要政府等社會資源的積極關注。這就要求,面對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高溫提前“報道”這一現(xiàn)象,就需要有關方面提前和積極做好各項應對準備。
充分提高認識。不管是地方各級政府,還是各界群眾,都要充分認識到,太多的殘酷教訓告訴我們,高溫天氣和極端情況下的洪澇災害、地震泥石流等一樣,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可能嚴重危害后果,尤其是面對今年“史上最熱一年”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須從內心和行動上以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警惕,不能輕忽,也不能不早做準備或簡單應付,等到嚴重事情發(fā)生,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充分做好宣傳。防范高溫天的危害,首先需要人們敏銳意識到其中的利害。但在實際中,一提到關于高溫天的危害及預防,很多人可能也知道一些,但卻并不全面,比如怎樣算高溫、高溫下的科學做法有哪些、出現(xiàn)了危害怎樣應科學應對,進而對此的警惕性也就不夠到位。對于今年“史上最熱一年”,需要地方各級政府等有關方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高溫的危害及預防、防范意義等知識,如個人熱射病防范、企業(yè)生產(chǎn)資料安全保障等,進行充分的宣傳告知,從而提升全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度、敏銳性和科學行動力。
充分壓實責任。高溫防范與保護,包括基層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等在內都具有不可推卸的第一責任,今年更不能例外。比如在高溫權力的維護上,更要督促好企業(yè)等用工單位做好高溫作業(yè)的預案與處置,落實好高溫津貼、物資儲備的發(fā)放,以及相關高溫權益的擴展等。積極做好高溫防范與應對預案,要落實具體工作責任到行業(yè)、部門、人員。
充分凝聚合力。高溫危害牽涉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今年“史上最熱一年”面前,這涉及面可能更廣,比如勞動者高溫權益的監(jiān)督保障,高溫物資的提前足夠儲備與供給等,都需要很多職能部門乃至社會的協(xié)同。因此,應對高溫危害,就需要更多相關職能部門,立足本職積極作為,動員更多社會資源積極參與進來,盡快形成防范和應對合力,確保社會方方面面,盡可能少受高溫炙烤的損失。
關于這一點,有關方面已經(jīng)積極在行動。比如全國總工會近日對職工防暑降溫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級工會督促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預防發(fā)生職業(yè)性中暑事件。督促用人單位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為職工提供必要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高溫作業(yè)休息場所,按規(guī)定發(fā)放高溫津貼等。但顯然,這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持續(xù)深入行動。
“史上最熱一年”需要“史上最強應對”。越是高溫明顯,越是考驗地方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智慧,越是凸顯地方政府責任落實的成色。應對高溫危害,重點在事前科學預防,關鍵在事中行動有力。期待各有關地方和方面,從為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負責,以及促進經(jīng)濟穩(wěn)健發(fā)展的高度,結合實際積極行動,把各地今年提前“報道”的史上最高溫危害后果,降到最低水平。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