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應在社會上加強科普宣傳,特別是要提升趣味性,增強吸引力,讓民眾能夠輕松地獲取正確的科學知識。對消費者來說,還是要時刻保持理智,別被一些營銷噱頭蒙蔽了雙眼,不知不覺交了“智商稅”。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李凡/攝
“為健康,喝堿性水”,“喝堿性水可以治療疾病”……近日,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宣稱堿性水有治療功效,引發(fā)關注。目前,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已介入調查,對涉事產品進行下架,若存違法事實,將堅決依法查處。
堿性水能“治病”,不過是商家的營銷噱頭。早在2010年,央視3·15晚會就揭露了堿性水騙局。2018年,“酸堿體質理論”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歐·陽被判罰1.05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前車之鑒很多,沒想到,今天仍有商家打著堿性水可以祛病強身的幌子牟取暴利。這值得我們警醒,科普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偽概念往往經不起較真。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調節(jié)機制是十分敏銳的,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很難改變身體的酸堿平衡狀態(tài),更遑論治病、防病。相反,如果長期飲用堿性水,還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腸胃功能紊亂甚至消化不良。
但是目前,中國很多消費者還是處于有健康需求但缺乏健康知識的階段。這就給了一些商家投機取巧、炒作概念的機會。他們一般的套路是,先廣布“科學流言”為產品造勢,再針對現代人的“健康焦慮”精準推銷產品,最終刺激潛在消費者購買。此類騙局往往半真半假,迷惑性強,令消費者防不勝防。
比如,痛風是因為尿酸高、患胃病后喜歡“吐酸水”,表面上看,這些病里都帶“酸”字,那么,多喝堿性水是不是可以中和一下?實際上,弱堿性水里碳酸氫鈉的含量少之又少,對痛風或胃酸過多的患者來說,相比臨床用藥,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氫鈉的弱堿性水為例,喝到7.5-15升,才能達到一天的口服碳酸氫鈉片的處方劑量。
缺乏科學依據,但并不缺乏市場接受度,在“健康焦慮”下,此類現象十分常見。不獨“堿性水”,還有“小分子團水”、“溜達雞”、“酵素減肥”等,一旦與高營養(yǎng)、富含××元素等概念掛鉤,這些產品的身價便大不一樣了。對消費者來說,花高價只買到普通貨色,輕則傷財,重則傷身;如果市場上充斥的是這些玩概念的商家,就有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社會誠信受損。
現代社會,商家追求商業(yè)利益無可厚非,但絕不能損害消費者權益,否則只會嚴重損耗品牌信譽,最終難逃法律制裁。實際上,針對飲用水包裝宣傳亂象,早在2013年國家衛(wèi)計委頒布的《涉及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guī)范》中就明確提出,涉水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不得標注“酸性水”、“堿性水”、“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等內容。
懲惡才能更好地揚善,治“偽科學”需要“強監(jiān)管”。應該說,有關部門在這一領域內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面對偽科學的不時冒頭,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手段,加大執(zhí)法力度,提高精準性,以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此外,也應在社會上加強科普宣傳,特別是要提升趣味性,增強吸引力,讓民眾能夠輕松地獲取正確的科學知識,如果總是板著面孔講道理,那很可能會受到冷遇。當然,對消費者來說,還是要時刻保持理智,別被一些營銷噱頭蒙蔽了雙眼,不知不覺交了“智商稅”。(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chuàng)評論、理論文章可發(fā)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欲破“堿性水神話”,先揭“淺顯道理”迷霧
守牢食品安全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