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龐大春運客流人群中,有些人選擇離開家鄉(xiāng),去往年輕人生活的城市過年,其中尤以老人和孩子居多,他們組成了“反向春運”的主力軍。交通運輸部發(fā)布信息顯示,今年全國范圍“反向春運”特征明顯。(2月18日光明網(wǎng))
春節(jié)對于每個人的意義,從傳統(tǒng)到非傳統(tǒng),團圓便是最幸福的年味。對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春節(jié)就是一大家子人的團聚,就是兒女繞膝共享天倫。但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春運壓力面前,如何能實現(xiàn)自己的“一騎絕塵”,絕非易事。在過去,為了一張車票大家比拼的方法是“誰起得早”,如今則變成了“誰搶得快”。其實,不論是早還是快,圍繞的都是一個“搶”字,折射出的是短期內巨大的供求矛盾。
以鐵路為例,其不可能按照春運時最大的客流需求而規(guī)劃建設,否則對一年中的其他時間段來說都是浪費。同樣,面對航空、鐵路等部門的反向運輸優(yōu)惠措施,很多人開始嘗試選擇接父母到身邊的方式度過新春佳節(jié)。當過年的“剛性需求”遇上團聚的“彈性措施”,民眾逐漸開始認可這樣的過年方式,因為無論在哪里,一家人的團圓便是最濃烈的年味。
需求一直都在那里,從“忽視”到重視,連年增長的數(shù)據(jù)給出了答案。春運巨大的運輸壓力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出行需求一直都存在。作為更貼近老百姓出行的交通方式,鐵路也一直都是社會運輸?shù)闹髁姟?/p>
同樣,我們還是以鐵路為例。鐵路的改革牽動著社會,也牽動著每一個民眾的心。從鐵道部的撤銷到鐵路總公司的成立,再到各鐵路局轉變?yōu)楦骷瘓F公司,名字的變化帶來的則是經營理念的不斷轉變和運輸效率的大幅提升,諸如高鐵WiFi、快遞、互聯(lián)網(wǎng)訂餐、候補購票等等。從連年增長的反向春運數(shù)據(jù),我們也可以看出,在春運壓力面前,與其“杯水車薪”的增加上線車輛,不如關注反向運輸?shù)蜕献实膯栴},嘗試“盤活”返程空車的這盤棋。
畢竟鐵路總公司是最大的央企,其不僅要擔負應有的社會責任,也要對國有資產負責,如何權衡利弊,在二者中找平衡點,則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來看,傳統(tǒng)客流的運輸穩(wěn)定和反向春運客流的不斷增長,發(fā)揮了鐵路作為企業(yè)在管理運輸生產中,貼近市場,靈活多變的長處,這一利好也為國家持續(xù)不斷推動鐵路改革增添又一層信心。
由此可見,無論是傳統(tǒng)的春運客流,還是非傳統(tǒng)的反向運輸,數(shù)據(jù)的不斷增長,是需求和供給尖銳矛盾的逐步緩和,也是企業(yè)與市場間距離的由遠及近。這些變化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便是團圓的路順暢了,出發(fā)的腳步輕松了,我們的年味也變濃了。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