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半月談》報道,一個只有5個工作人員的基層單位,門口卻掛了29塊牌子。這可不是因為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 “能者多勞”,而是目前許多基層單位都存在著“有牌無實”的一種奇怪現(xiàn)象。這些地方往往只負責掛牌,卻沒有相應的功能為當?shù)厝罕娞峁┓⻊铡?/p>
更可怕的是,這種現(xiàn)象近年來還有加速蔓延的跡象,成了鏟除不盡的“牛皮癬”;鶎訂挝皇侵苯用嫦蛉罕姷拇翱,也是落實具體政策的執(zhí)行者,本該有更為務實的作風,如今這種“上墻”不“上心”的做法,顯然與基層治理的要求和初衷背道而馳,是必須被打破的形式主義。
但問題是,在破除形式主義時,許多地方也流于形式,有群眾反映了,或者有領導關注了,就來一次專項整治,至于此后應該如何?并無后續(xù)的措施跟上,更遑論制定出長久有效的相關配套機制。如此,這種現(xiàn)象自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比如,就有媒體曝光,湖北省荊州市某村,因為當?shù)?月份召開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集中整治動員大會,該村村委會便摘除了掛在村委會墻上的86塊各類標識牌和制度框。但一段時間后,當記者再次回訪時有干部卻反映,整改情況不容樂觀,死灰復燃。
問題的癥結都清楚在哪里,卻始終無法有效地解決,這顯然是沒有找對病灶,開出對癥的藥方。就以基層單位“掛牌”過多過濫現(xiàn)象來說,其之所以無法“根除”,是有著一條維系其存在的利益鏈的。顯然不是一兩次專項整治就可以解決的,更不是一摘了之就能萬事大吉的。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各基層單位之所以如此熱衷跑點掛牌,是因為每掛上一個牌子,往往就意味著多了一個可以拿錢的地方。比如說掛一個社區(qū)戒毒康復室的,到上面可能就能拿到幾萬元的項目資金,再比如說拿到省里面的關愛留守兒童的牌子,刷刷墻、掛掛牌,就能拿到5萬元。錢這么容易拿,誰都愿意干。
另外,雖然病癥在基層,但病灶卻在上級;鶎右灰獟炫,能不能掛牌,說實話并沒有太多自主權,最終還得由其上級來決定。如果上級為了自己的業(yè)績和面子,一味強調(diào)掛牌,卻不考慮基層的實際需求,也不管下面有沒有人做事,反正牌子要先掛上。那么,一方面恰好正中那些希望“掛牌”的基層單位的下懷;另一方面,迫于上級的壓力,一些基層也只好照章來做,自然就顧不上“群眾的需求”了。
因此,要真正破除形式主義,就必須打破其中的利益鏈。比如,針對基層單位“掛牌”攬錢的做法,可以試著從事前嚴審批,事后嚴監(jiān)管入手,采取有效的監(jiān)管措施,確!皩?顚S谩保瑢崿F(xiàn)項目款項切實落地,做到無空隙可鉆。此外,可以建立起一套追責機制,明確“誰掛牌誰負責”“掛誰的牌誰負責”,做到任何一塊掛出去的牌子有問題,都能找到對應的責任主體,并啟動相應的問責程序,從源頭上遏制輕率掛牌的沖動。只有如此內(nèi)外聯(lián)防,上下聯(lián)動,才有可能讓形式主義無立錐之地。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