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承載著中國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地名不斷遭受洋風(fēng)侵襲,“曼哈頓”“威尼斯”“夏威夷”“耶魯”“愛丁堡”等歐美地名紛紛落戶中國。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維也納”辦事,晚上在“曼哈頓”吃飯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這是一些市民吐槽的“段子”,折射出多年來洋地名持續(xù)泛濫導(dǎo)致的社會尷尬。(8月30日《半月談》)
“中山路”,“解放街”,“建國大道”,看看屬于我國的地名街名,是否有一種歷史滄桑感外加文化認同感?然而,“威尼斯”“愛丁堡”則絕不是那么回事。如果用地圖導(dǎo)航,沒準一下子導(dǎo)到歐洲某個城市某個小區(qū),那里才是洋地名的家,而只有加以鑒別排除之后,才可能導(dǎo)引到自己所屬小區(qū)之中,這又何苦來呢?
洋名盛行之始,起自改革開放之始。以“威尼斯”論,全國與水沾邊者,莫不以“威尼斯”稱之,豈不知到了威尼斯到此一游之后,中國的水鄉(xiāng)無論是海邊大港還是江南煙雨小鎮(zhèn),與威尼斯完全是天淵之別。倒不是說中國的水鄉(xiāng)海港不如威尼斯之美,而是說威尼斯之美與中國水鄉(xiāng)之美,完全不具有可比性。一個是天成之美,一個是海洋文化建筑之美,威尼斯又怎么可能裝得下華夏“江南美人”?歐洲文化之下的威尼斯怎么可能與華夏文明穿一條褲子?然而,就是這么個“威尼斯”等等洋名,被各地官方“拿來”,硬按到某個文化節(jié)某個文化地域中來,讓中國的某個海港穿上一件“洋裝”,這又是一種何等的文化不自信?
開發(fā)商之樓盤崇洋,源自某些官方“拿來”。在網(wǎng)絡(luò)地圖平臺上搜索,各地地名、道路、機構(gòu)名中,含有“曼哈頓”字樣的達千余處,含有“巴黎”等字樣的更多。如前述,讓中國的某個海港城市穿上一件洋裝的做法,并非起自民間,而是起自某些對洋名“認親”的機構(gòu)!爸袊耐崴埂保爸袊穆D”,“東方巴黎”不是曾經(jīng)叫得很響而且一直都在高唱嗎?開發(fā)商充其量只是東施效顰。只是到了當下這個地步,非洋名不取,非洋名不賣樓盤,才有了遍地“巴黎”,遍地“威尼斯”。一條臭水溝,也可以美其名曰“塞納河”,一個滯銷的鄉(xiāng)下樓盤,當然誰也管不著叫作“白金漢宮”。到頭來外國人來了不知來到一個怎樣的“大雜燴”,國人到此也只能“找不到北”。
找其病根,大約是魯迅先生早已經(jīng)批判過的阿Q老犯同樣的毛病,那就是“祖上闊過”。不過國人中的某些人以及某些群體,將洋人“祖上闊過”的東西也可以拿來當作自己“現(xiàn)在也不賴”的亮點來加以炫耀。在他們看來,不僅外國的月亮比中華的圓,而且,外國人祖上的月亮,也當然比華夏歷史上的月亮要圓。中國盛產(chǎn)阿Q,魯迅筆下有,當下亦不乏其人,反觀外國人則鮮見此舉。大約沒有幾家外國開發(fā)商開發(fā)好一個樓盤,硬按上一個“德意志青島”或者“法蘭西故宮”之名,阿Q精神仍在,豈非然也?
依法禁洋名,須令行禁止。洋名泛濫,恰恰折射了政府管理機構(gòu)的不作為或者“慢半拍”,而建立強大的中華歷史文明自信,建立繁榮富強根基上的國家文化自信,才是消除洋地名的根本途徑。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