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日,不少媒體曝光部分短視頻平臺存在大量未成年媽媽視頻及海量售假等亂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國家網信辦為此相繼約談了相關短視頻平臺主要負責人,國內短視頻行業(yè)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網民指出,近幾個月,我國短視頻市場迎來跨越式發(fā)展。但一些快速發(fā)展的網絡平臺猶如脫韁野馬,不斷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亂象。短視頻內容底線不能短,監(jiān)管部門和平臺應共同承擔監(jiān)管責任,盡快建立行業(yè)標準和行之有效的內容審查機制,對違規(guī)違法內容依據網絡安全法予以明確處罰。
網民“楊冰”表示,短視頻會火可能是一種情感寄托。好多人都迷上了短視頻,看得停不下來,一刷就好幾個小時。而且短視頻APP具有“個性化推薦”功能,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推送符合其興趣愛好的內容,給用戶帶來一種極致的“沉浸式體驗”,“短視頻就像毒藥一樣讓人欲罷不能”。
“目前大部分短視頻平臺都沒有準入門檻,即使不注冊也可隨時刷新觀看,這是對未成年人潛在傷害最大的漏洞。”網民“奇樂”說,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未成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臺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
網民“周志宏”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創(chuàng)業(yè)競爭日益激烈,內容生產者必須嚴肅法紀,不能劍走偏鋒,更不能只顧流量,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網民“郭超”指出,短視頻不能短視,有底線才能走遠。
網民指出,監(jiān)管部門應對違規(guī)違法內容依據網絡安全法予以明確處罰。網民“朱巍”建議,除了通過必要的內容審核機制加大把關和治理,還應對視頻作者實行實名登記制、健全用戶投訴機制,做到違法違規(guī)內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饋,體現和保證平臺應有的自凈能力。此外,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臺、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短視頻平臺使用什么樣的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監(jiān)管部門去審核,完善相關法律規(guī)定。
(經濟參考報記者 李奕蕾 整理)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