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在中部一個深度貧困縣采訪,縣里干部抱怨,省里分配光伏扶貧指標,每個深度貧困縣平均分,雖然都是深度貧困,但各自情況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實則不公。(3月25日《人民日報》)
到2020年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而且,現(xiàn)在剩下的都是深度貧困“難啃的硬骨頭”。扶貧指標的平均分配,扶貧資源的平均投入,“平均主義”有悖精準脫貧題中之義,更反映出有關部門浮躁式作風,粗放式管理,必須立行立改,掃清脫貧攻堅障礙。
“平均主義”首先反映出的是作風不實的問題。不愿意搞深入調查研究,懶得一村制定一策,所以就打著“公平”的旗號,搞平均主義,與實際情況脫鉤,與貧困群眾需求脫鉤,表面上看似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脫貧攻堅戰(zhàn),黨員干部要當好沖鋒兵;想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轉變作風是關鍵。
“平均主義”背后還有扭曲的政績觀在作祟。一些地方的干部習慣于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熱衷于圍著上級轉,沒有把貧困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動力,結果是對上“精準”,對下“粗放”。每當有任務,這些干部愛搞“一鍋燴”,“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心想著趕緊完成“面上脫貧”,當作向上提拔的跳板。這是對貧困群眾的不負責,也是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不負責,所以,必須加強考核管理,防止扭曲的政績觀抬頭。
精準脫貧,就要把貧困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印在腦里,把貧困群眾的迫切需求放在心里,把工作做細做深落實到行動上,切忌大而化之,“千村一策”,防止搞平均主義、大水漫灌,避免“數(shù)字脫貧”“表格脫貧”!疤煜麓笫卤刈鲇诩殹!敝挥邪衙撠毠ぷ髯龅骄珳省⒕、極致,做到貧困群眾心坎上,才能激發(fā)貧困群眾內驅力,形成脫貧攻堅強大合力,確保攻堅戰(zhàn)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百戰(zhàn)而不怠。
脫貧攻堅戰(zhàn),是檢驗干部作風和素質的“練兵場”,精準施策,精準脫貧,是打贏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之舉。養(yǎng)成苦干加實干的工作作風,樹牢以群眾為中心的政績觀,黨員干部才能當好“沖鋒兵”,帶領貧困群眾攻堅克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鏗鏘前行。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