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日前報道,廣州老牌電影院——東山電影院有望在兩年內(nèi)原址復建,將建成集影視、商業(yè)、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
地處中山二路的東山電影院年紀比很多讀者都要大,它成立于新中國建立初期,是當時廣州市東郊最具規(guī)模的電影院。多少東山少爺曾出入看映畫戲,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人與物。今天的東山依然熱鬧,新河浦的懷舊洋房、廟前直街的寧靜、寺貝通津路上有林蔭郁郁,恍如時光隧道。可記錄著老一代廣州人青春的東山電影院卻自從上世紀90年代結業(yè)以后,用地一直空置,甚至成為臨時停車場。老東山的時光隧道里怎能缺了東山電影院呢?所以,它的復建幾乎是萬眾期待。
東山電影院的復建有其現(xiàn)實基礎。曾幾何時,看電影還是一件并不便宜的文化消費,如今廣州已成為全國電影必爭的陣地之一,首映必來廣州、謝票必來廣州。用數(shù)據(jù)說話最實在: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廣州穩(wěn)居第三,緊跟北京、上海,而且這個三強局面已經(jīng)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梢姀V州電影市場的土壤是足夠肥沃的。正因為市民對電影文化的需求強烈,東山電影院復建前景是不用擔心的。
值得擔心的是什么?是懷舊與商業(yè)之間的平衡。廣州人長情,時下又流行懷舊,這不正是東山電影院再崛起的好時機嗎?
可大量的前車之鑒告訴我們,老電影轉身未必能如愿地“華麗”。一起來看看現(xiàn)在的老字號電影院吧:有著61年歷史的平安大戲院,2001年由市政府斥資2000萬元全新改建裝修,如今也不見得有多大起色,全年平均上座率只有13%。按道理說上下九人流量那么大,為何生意就是做不起來。我也曾到過平安大戲院看戲,感受有二:一是停車難,二是設施保養(yǎng)跟不上。盡管2001年剛翻新裝修,顯然還得在保養(yǎng)保潔上下工夫,這樣才能吸引回頭客。永漢電影院作為廣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電影院之一,當年走還是留都讓市民揪心。走,不舍;留,又難以為繼。直到現(xiàn)在,得以部分保留的永漢電影院雖然價格便宜,但硬件、廁所、音效都無法跟連鎖院線比擬,北京路短短一公里就有四五間電影院可供選擇,你說永漢的空間在哪里?相反,青宮電影院的活化就有不俗的成績,靈活的營銷方式使其票房成績常常排行全廣州前列,成為影壇生力軍。
更關鍵的是,這些老牌電影院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清一色都是放映時下最熱門的電影,跟連鎖院線一模一樣。裝修也不能讓人置身于當年,懷舊味全無,充其量只是一個價格稍便宜的次選。
在我看來,老牌電影院要找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間。這里所說的特色,一個是裝潢上的特色,如何讓人走進電影院,就能聯(lián)想到舊時光,讓人一眼就看出這個電影院有其自身的復古與味道,才是老牌電影院在連鎖院線中突圍的關鍵。其次,老牌電影院的營銷思路跟連鎖院線區(qū)別開來,藝術電影、小眾電影、黑白老片,做萬達所不做,放金逸所不放,這樣的老牌電影院才有“不老”的可能。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