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陰謀論的大背景下,中國任何的穩(wěn)定發(fā)展態(tài)勢都可以拿來作為“中國威脅論”的引證。面對中國經濟保持了三十多年高速增長的客觀現實,西方借助各種勢力企圖在輿論上唱衰中國,并以此質疑中國的發(fā)展模式。近期,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反彈漸被微博等自媒體性質的信息發(fā)布平臺利用,在別有用心者看來,階段性房價反彈是用來唱衰中國一個不錯的“武器”。
今人常說,“居者有其屋”,古人有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房子對中國人來說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不動產和物質需求的必要生活產品,亦代表了在社會階層所處的位置,“有房一族”對中國人來說是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盡管中國“物權法”還有很多滯后之處,但也說明中國人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財富也不過是近三十年的事情。
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房地產調控既不是簡單的國民生活品配置的問題,也不是房地產市場自身的調控問題,關聯的層面太多,在擁有13億人口的現實下,換做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個政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房地產調控的預定目標。
現階段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大方向上并不存在質疑的理由。需要承認的是,地方政府在執(zhí)行具體政策時,無法短期內適應失去土地財政而保持經濟增長的辦法。調控期間內各地房價的反彈是必然反應,需要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進行充分地利益協調。在調控期間,保障房政策的施行已經為中國住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奠定了基礎性框架。
微博上,存在對調控政策有不同聲音是一個好的現象。至少政策制定層面能夠通過不同的聲音去辨析哪些利益人群保護的還不夠,但從房地產調控政策轉而質疑中國經濟,乃至認為中國發(fā)展模式亦是錯誤顯然是小題大作,別有用心了。
單就房地產市場看,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原即為房地產市場,歐洲各國在經濟蕭條時也會通過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體現出來。中國在房地產市場調控階段性內,各地出現的問題實際上也都在萌芽狀態(tài)中被糾正和調整,調控的目的是為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也是為了中國經濟的健康,那些在微博中揮舞輿論大棒對調控政策的質疑人士不顧中國國情和現實情況,以偏概全、因噎廢食式的將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推翻,卻又拿不出更好的、對最廣泛人群有利的建議出來,顯然,他們只是為了表達傾向性的言論,只不過他們善于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某種隱秘的情緒性的煽動,卻很少有人能夠公眾、客觀地評價房地產調控政策。
互聯網上,各種聲音的存在即是一種公民社會的進步,亦是信息泛濫,各種勢力利用信息不對稱造成輿論暴力的風暴生產中心;ヂ摼W上因隱秘的傾向性的言論而形成的負面信息風屢見不鮮。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和社會的穩(wěn)定來之不易,“信心比黃金貴”,鼓勁難而泄勁易,唱榮難而唱衰易,堅定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為自己的生活做正確的事,恐怕也是中國人需要自勵的一門功課了。(衣冰翔)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友向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的投稿,征稿郵箱:cepl#mail.ce.cn(#改為@)。
相關評論:"中國崩潰論"傍上希拉里 造謠者實在太幼稚
“唱衰20年后的中國”缺少技術含量
西方專家唱衰中國經濟背后的潛臺詞
中國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唱衰論難阻中國經濟前行
唱衰中國論缺乏公信力
(責任編輯:李焱)